• 学术撷英
治病必言气
发布:名中医工作室    日期:2023-05-23    阅读:
  • 气,是构成人体及维持人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,是疾病形成、发展、反复的重要致病因素。正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曰:“余知百病生于气也”。若气机升降出入失常,则出现脏腑功能失调;若情志异常,寒热失宜或他病影响等因素,气不循常道,或升降失常,或出入不利,可变生他症,产生痰、瘀等有形实邪。 《脾胃论》曰:“元气之充足,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,而后能滋养元气,若胃气之本弱,饮食自倍,则脾胃之气既伤,而元气亦不能充,而诸病之所由生也”。马氏非常注重气病学的研究,发皇古义,融会临床,逐渐形成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,提出:治病必言气,治气贯穿于所有疾病治疗的始终,而调治中焦为治气之首要。

    1.治“气”溯源

    《易·系辞传·上》曰: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。”唐代孔颖达疏:“云精气为物者,谓阴阳精灵之气,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”。气抱阴而负阳,阴阳相激,产生动能,气流衍行,新陈代谢,繁复交替,众相纷呈,《论衡·自然》篇曰:“天地合气,万物自生”。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:“天覆地载,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。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。人生成之后,又必须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与大自然进行气交,吐故纳新,才能维持生命活动,完成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,即形亦气,神亦气。气蒸腾以为阳,泌精以为阴,生血以运血,生命活动斯须不离于气。经曰:“百病生于气也”,气病百病始生,气病伴随整个疾病的过程,故曰:治病独言于气。若能深谙治气之法,便是医家圣手。治气可从三焦分治,上焦宜“宣”,中焦宜“化”,下焦宜“泄”。尤其脾胃位居中州,一升一降,维系着全身气机,为气机之枢纽,脾胃病治气尤为紧要。

    脾胃同居中焦,脾升胃降,纳运相得,为气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。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,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。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曰:“纳食主胃,运化主脾,脾宜升则健,胃宜降则和。”《吴医汇讲》云:“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……俾升降失宜,则脾胃伤,脾胃伤则出纳之机失其常度,而后天之生气已息。”可见脾胃病,当重治“气”。

    2.  治“气”十法  

    (1)理气降逆法:脾气宜升,胃气宜降,若脾胃升降失调,胃气上逆,则出现呃逆、恶心、嗳气等证。《医学心悟》云:“呃逆这证,气自脐下直冲上,多因痰饮所致,或气郁所发……”。对于胃炎患者临床容易出现呃逆、嗳气、恶心的症状,此时当用理气降逆法。可选旋覆花、丁香、柿蒂、代赭石等降逆下气之品,方如:旋覆代赭汤、丁香柿蒂散等。

    (2)疏肝调气法 :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云:“土得木而达。”《血证论》曰:“木之性主于疏泄,食气入胃,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,设肝之清阳不升,则不能疏泄水谷,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。”肝气横逆乘脾犯胃,中焦受损,气机逆乱,升降失司,纳运失职,枢机壅塞而致痞满。临证可遂肝之特性,从清肝、养肝、柔肝处方,使肝气疏调,则中焦壅滞得以畅达,用药多以辛味之品遂其欲散条达之性,酸味之药削减肝木刚燥之性,甘味之药缓和肝气之亢奋。药如柴胡、川芎、白芍、香附等,方如柴胡疏肝散、四逆散等。

    (3)宣肺肃气法: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云:“上焦不行,则下脘不通,故称痞闷。”《素灵微蕴》论:“胃降则肺气亦降,故辛金不逆。”肺主一身之气,关乎全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,肺主宣发,助脾升发,肺主肃降,助胃降浊。调理肺气当从其苦欲之性,“肺苦气上逆,急食苦以泄之”,“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。调理肺气,常以杏仁、苏叶、枇杷叶等降肺气,常以桔梗、麻黄等宣发肺气。

    (4)化湿理气法:《兰室秘藏·中满腹胀论》云:“脾实有余,腹满食不化”,“或多食寒凉,及脾胃久虚之人,胃中寒则生胀满,或脏寒生满病”。脾主运化水湿,或脾胃虚弱或多食寒凉等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健,湿浊内生,造成湿邪壅滞中焦,久则痰湿胶着。临床治湿有芳香化湿、温燥化湿、利水渗湿、醒脾化湿、消食化湿等。常用有藿香、砂仁、苍术、半夏、陈皮等。

    (5)泄热理气法:《张氏医通》中说“若胃中湿气郁而成积,则湿中生热,从木化而为吐酸,久而不化,肝木日肆,胃土日衰……”。脾胃病单纯胃热相对少见,常见肝火犯胃,湿热蕴结。若出现肝火犯胃,常用丹皮、栀子、川楝子等清肝热泻肝气之品,方如左金丸;若湿郁久化热,常用黄芩、黄连等清湿热调肝气之品,方如泻心汤类方。

    (6)活血行气法: 正如《临证指南医案·胃脘痛》云:“胃痛久而屡发,必有凝痰聚瘀”。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,马氏认为归属“络病”,久病入络,必气血同病。“夫痛则不通,通字须究气血阴阳,便是看诊要旨矣”。气为血帅,血随气行,本病治疗当行气为主,佐以活血化瘀。故喜用行气活血之品。

    (7)益气行气法:脾胃病日久,运化失司,长期脾胃气虚,气虚无力推动而致气滞。现代医学诸多临床大家均认为慢性胃炎本常脾胃虚弱,故临床上注重补益中焦,但中焦补益需防过而壅滞,故常用益气行气法,常用黄芪、白术、山药、太子参、木香、甘草等,方如补中益气汤、归脾汤、参苓白术散。诸方中均存在行气理气之品,以补而不壅。

    (8)育阴理气法:患者素体脾胃虚弱,运化不力,病延日久,耗伤胃阴,阴虚气滞,治以养阴为主,佐以理气。但养阴药需防止过于滋腻碍脾胃运化,故少用滋腻之品,应用石斛、沙参、冬桑叶、麦冬、芦根等清润之品,同时常酌苏梗、陈皮理气和中,山药、米仁健脾和中,方如益胃汤。

    (9)消导和气法:现代社会饮食过量摄入较古时常见,肥甘厚腻之品,常亦壅滞中焦,此时常予消食导滞之品,如谷麦芽、神曲、山楂等,另有莪术一味,不仅有消导健胃之奇,且有活血通络之功,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分妥切。中焦壅滞,脾胃生化不足,故脾胃气虚,气虚则运化无力,加重中焦壅滞,马氏尤善用莱菔子,其既能和脾胃消食滞,又能健脾胃平冲逆。然食积者中多既虚,此时唯有补益脾胃,使中气健旺,纳运方能正常。但此类需“补而不滞”、“补不碍胃”,常加太子参、白术、白扁豆、山药等益气健脾,方如六君子汤加减。

    (10)通下导滞法: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小大不利治其标,小大利治其本。……谨察间甚,以意调之,间者并行,甚者独行,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”。脾胃之病腑气不通,浊气壅上,清阳不升,升降乖违,此时非用通降之法,则痞结难开,可根据病状轻重,或单独通腑伐下之后,再调脾胃,或调脾胃与下法同用。用之得当,大小便一通,则病轻减半。可用“大黄、枳实、厚朴”之品通下导滞,方如承气汤类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编辑人:谷红苹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